新闻中心

怎么吃都不胖,你还真以为是好事?做完甲状腺检查再下结论

2021-11-09 15:41:44  阅读:319625+

有道是“宁愿瘦得雷同,也不愿胖得出众”。

对吃货们而言,最大的梦想无疑是——尽情享受美食,又不用担心身材走样。

显然,这不太现实,否则世界上就没有那么多胖子和卖减肥产品的了!

不过,年轻女白领小美却发现自己是个例外▽

最近,小美的体重嗖嗖往下掉,整个人苗条了不少,作为吃货的她乐坏了,终于可以敞开肚子吃了!

当小美把这事告诉闺蜜,闺蜜却感觉不妙。

尤其是了解到,小美饭量增加体重却下降,同时还有多汗怕热、月经减少等症状,更是替小美捏了把汗。

闺蜜想到自己同事也有过类似的症状,提醒小美:听起来有点像甲亢!

小美:我眼睛不突、脖子不粗,怎么会是甲亢?!

甲亢,有着一张“善变”的脸

甲亢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一种疾病[1]。

而说到甲亢的症状,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:眼球突出、脖子肿大。

然而,这只是大家对甲亢的“刻板印象”,其实甲亢还是种有着“多副面孔”的疾病!

甲亢虽然起病于脖子上的甲状腺,但却可以波及全身各个部位,除了上边提到的一些较典型症状,往往还会有其它多个系统的症状表现[2]。

例如,饭量很大但人很消瘦、女性月经减少甚至闭经、男性阳痿、怕热多汗、心慌胸闷、大便次数增多、肝功能异常等[1]。

而且,甲亢还“重女轻男”,中青年女性最易被盯上,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4-6倍[3]。

所以,饭量很大但体重却下降的姑娘们,先别急着高兴,如果同时还有月经减少、怕热多汗等症状,更要提高警惕,当心是甲亢在“捣鬼”!

再说个让小姐姐们扎心的事:甲亢还是种会让人“变丑”的病!

甲亢,让人悄悄“变丑”!

简单来说,甲亢是这样一步步让人“变丑”的——

1.脖子变粗

得了甲亢,还可能出现脖子变粗的症状[1],这对容貌的影响也很大。

2.消瘦

众所周知,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脸上的胶原蛋白会随之流失,渐渐变得衰老。

而甲亢就是妥妥的胶原蛋白流失“加速器”啊!

因为甲亢会让人在短时间内体重降低[1],很容易出现女生最害怕的“脸垮、面部凹陷”等问题。

仔细瞧瞧那些突然暴瘦的人,你会发现,他们大多看起来是既衰老又憔悴。

所以,疾病而导致的消瘦,真不是啥好事!

3.面色潮红

甲亢会让人面部出现阵发性潮红[2]。

而脸上常年顶着两坨“高原红”,对容貌影响有多大,不用赘述了吧!

4.皮肤改变

得了甲亢,皮肤可能出现一系列改变:水肿、长红褐色或暗紫色突起不平的斑块或结节、如橘皮或树皮样、色素沉着等[1]。

5.眼球突出

眼球突出,看起来可真是一点也不美。

左边是突眼,右边正常的眼睛▽

总之,甲亢对容貌的杀伤力可谓相当的大。

话说回来,甲亢有时跟我们玩的“变脸”游戏,掩盖了本来的“面目”,造成了虽然都是甲亢,但症状却不一定相同的结果。

可怕的是,如果不能正确识别甲亢,往往会漏诊、误诊或延误治疗,不仅仅是会影响容貌,还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!

甲亢不治疗,当心并发症来袭!

甲亢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,时间久了病情不断发展,就会伤害到各个组织器官——

1.影响消化系统功能

部分甲亢患者在没有及时治疗情况下,肝功能受到影响,出现转氨酶升高、胆汁淤积等症状[2]。

2.影响生育

怀孕期间甲亢没能得到合适的治疗,可能导致孕妇流产、早产、胎盘早剥等;胎儿则可能发生宫内生长迟缓、早产儿,甚至死胎[4]。

因此,建议女性在备孕前到医院对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查,若发现患有甲亢疾病,必须治疗好后才能怀孕[4]。

3.影响心血管系统

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在体内存在,会增加心脏负担,严重可出现心肌出血、心脏扩大以及心力衰竭[1]。

4.甲亢危象

甲亢危象指的是甲亢病情突然加重,多发生在未治疗或者治疗不当的患者中,病死率可达50%,非常凶险[5]。

由此可见,甲亢不及时治疗对健康影响非常大,一定要尽早把它揪出来,把身体损伤降到最低。

而想要识别甲亢的“变脸”鬼把戏,其实也不难,靠谱的办法就是去医院内分泌科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[1]。

此外,大家最好每年定期检查甲状腺,尤其是中青年女性,更要引起重视。一旦查出患有甲亢,务必要及时治疗。

编辑:覃连秀

出品:《中国家庭医生》杂志社

【文章来源:“家庭医生”公众号(ID:jtys1983)】

参考文献:

1.中华医学会,中华医学会杂志社,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,等.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(2019年)[J].中华全科医师杂志,2019,18(12):1118-1128.

2.广东省医学会.甲状腺疾病看名医. 2016

3.Shan Z, et al.Thyroid.2016;26(8):1125-1130

4.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.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.2012;28(5):354-371

5.廖二元.内分泌代谢病学[M].3版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,2012:450—476.